根据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文件和乐东县政府有关通知精神,按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部署,在文体局的领导下,自2007年6月特别是年初以来,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的指导原则,联系乐东实际,确定了前期准备、线索排摸、项目普查、材料制作和县级验收五个普查工作阶段,组织全县普查工作人员广泛深入地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至2009年12月底止,顺利完成了普查任务。
一、主要成效
我县普查工作起步晚,实施普查时间长达18个月,共收集非遗线索1150个,调查项目353个,新发现项目13个。总体质量良好,成果喜人。
(一)初步摸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与数量与分布状况。
1、调查项目涵盖16个门类100多个种类,其中民间文学12个,民间手工技艺19个,民间舞蹈5个,戏曲1个,曲艺1个,民间音乐6个,民间美术9个,生产商贸习俗7个,消费习俗人生礼仪25个,岁时节令9个,民间信仰13个,民间知识17个,游艺、体育竞技19 个,传统黎族船形茅屋60间,汉族宗祠古建筑、崖州风情古建筑民居800多座。由此可见,我县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民族礼仪资源最为丰富,占调查项目总数44%、37%和5%;民间戏曲、曲艺、杂技十分稀缺;民间美术、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体育竞技和传统居住房相对比较丰富;崖州古建筑民居资源相对薄弱,基本上毁坏。
2、掌握资源分布情况。从行政区域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情况大致为汉区90多个,黎族地区60多个。从项目分布差异性来看,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门类大同小异,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土歌等门类各地民族差异性较大。不少项目有较强的独立性,如黎族棉纺、麻纺、剪纸;汉族花灯、赛龙舟;黎族传统体育项目:荡秋千、拉乌龟、射弩、射箭等均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3、了解传承状况。我们在普查中发现一大批扎根民间的艺人,并走访了“非遗”传承人150人,对重要项目传承人如容亚美等不仅登记了他(她)们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健康状况,还进行拍照存档。2007年5月,县政府和文体局公布了容亚美等10位艺人为第一批乐东民间技艺传承人。
(二)建立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
一是纸质档案。全县共编纂文字资料计15万字,其中普查成果汇编一册、相关资料2册。二是电子档案。所有普查形成的文字材料全部录入电脑,对录入数据的电脑由文化馆实行专人管理。三是照片档案。普查对3553个项目进行数码照相,共拍摄照片2500张。四是音、像、摄档案,全县共完成调查项目录像25个,录音9小时、摄像5小时,计音像资料21盒。五是实物档案,共收集民间作品、实物76件。
(三)发掘整理了一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及时抢救本地区具有代表性或重大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是对全县濒危项目、特色项目优先进行深度调查,进行录音、录像和摄影采集,及时加以抢救和重点保护。如容亚美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等。
2、结合普查推出了一大批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民间文学、故事168个,民歌281首,民谚140条;民间美术——画像、雕塑、黎族剪纸150幅;民间舞蹈:黎族《舂米舞》、《钱铃双刀舞》、《打紫舞》,苗族《宗元舞》、《招龙舞》;汉族民歌《崖州民歌》;民间手工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汉族黄流花灯制作、黎族制陶工艺,黎苗汉藤竹编织工艺,黎族、汉族酿酒工艺、黎族腌酸鱼肉工艺、黎族纹脸工艺。
(四)初步建立了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这次普查涉及的门类非常多,工程非常浩大,因而普查队伍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普查工作开展以前,大部分文化馆、站业务干部对非遗工作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许多搞过民间文学“三集成”以及之前的民间艺术资源普查的老同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范围、要求也知之甚少,况且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标准高,许多项目的调查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才能完成,更困难的是使用电脑操作。因此,对普查专业人员来说,从知识到工作强度都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基于此,我县通过层层选拔多级培训、深造进修、参观学习、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共组织和培养了23名专业和3000多名业余普查工作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初步建立了一支以县、镇两级文化机构业务干部为主,镇、村文化员为基础,社会协查员为补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二、具体作法
(一)切实加强领导,保障措施得力
1、成立领导机构,加强统一协调。
2007年,县政府责成文化部门及时制订普查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常委、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文体局长为副组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宣传、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负责协调组织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参与普查人员约3000人,专业人员23人。县文体局专门成立了“非遗”普查办公室,抽调人员专门从事这项工作,重点做好“非遗”普查的技术规范、业务培训、普查资料筛选、整理、汇编工作。全县11个镇均成立非遗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逐步形成了县、镇、村“三级普查网络”。
2、认真动员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一是召开全县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作出全面动员和部署,分管常委和分管副县长亲自作动员。普查期间,我县各级领导深入普查第一线开展调研和督查工作,督促本镇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对非遗项目的摸底工作,及时向县非遗中心递交了保护名录。二是加强信息沟通和督促检查。通过定期召开每月普查工作例会和季度分管局长工作例会,加强县、镇文化馆、站之间的交流,及时传达了有关信息,了解掌握各镇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和解决了普查工作中出现的难点、疑点问题,相互借鉴、相互督促加快了普查工作。
3、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非遗”宣传。我们积极联系各种新闻媒体,充分利用县广播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对乐东“非遗”进行广泛宣传。此外,还举办3次“非遗”普查文艺晚会、“非遗”普查电影招待会,让普查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制作横额标语,加强宣传力度。一是利用传统节日,制作各类民俗文化展板,融合我县“非遗”普查内容,在各镇展出并张挂。二是在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制作全县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及代表性保护项目的文化展板共20余块在县城会展中心展出。此外,还与省非遗中心联手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使群众对“非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5、开展主题活动。一是开展“非遗”专题调研,在全县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气氛。二是寓“非遗”主题宣传于文艺活动中。以组建民间文艺团队为载体,将分散在全县各地的民间表演艺术加以策划和整合,形成了整体综合优势,组建了黄流崖州民歌表演队,黄流八音队,把民间表演与文化旅游、节目庆典和广场文化活动相结合,展示了乐东风貌。仅去年和今年的“三月三”活动,展示了全县11个镇的民间艺术节目就有20多个。三是开展“服务传承人月”活动,对全县县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走访慰问,共走访了各类老艺人135人,为容亚美等黎族纺染织绣传承人发放传承费,征求传承人对普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系列宣传,使全县群众对“非遗”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群众对“非遗”保护的热情逐层点燃,群众参与意识日益增强,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非遗”保护工作成了广大群众看得见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建立了“非遗”普查的工作例会机制和通报机制。
这次普查,我们严格实施普查工作方案,按照方案督促各镇文化站按方案一步一个脚印组织实施,强调了工作的计划性,如每月召开的有镇文化站负责人参加的“非遗”普查工作例会,不仅交流、通报前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分析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阶段的工作,而且对本阶段工作做得好的同志给予表彰,对做得差的同志给予通报批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建立“非遗”传承基地。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传承和保护,我县在千家镇永益村建立黎族纺染织绣示范基地,在大安镇中心小学成立黎族少儿剪纸培训基地,在黄流成立民间花灯制作基地。目前,全县建立的基地有12个,我们出台了“非遗”传承基地工作条例和展览奖励办法,指导并激励基地开展好“非遗”传承工作。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预想好得多的可喜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差距与不足,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主要不足问题有:
1、专业人才缺乏,汇编的“非遗”名录质量有待提高。一是普查组成员专业结构不合理,缺少音乐、舞蹈方面的行家,故对民间音乐、舞蹈的价值难以判定,曲谱的记录不够准确。二是对地方方言呤唱翻释不够准确,如黎族民歌、苗族民歌、崖州民歌。三是普查组成员文化素质不高,对民俗学的知识充电不够,对民间文化的层次理解有待提高。
2、保护工作形势严峻,消亡现象严重。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总量比较丰富,但保护形式不容乐观。一是样式急剧减少。如久负盛名的黎族纺染织绣、黎族纹脸、各种工艺制作传承人青黄不接,人才断层。二是宗祠古建筑基本灭绝,全县没有一座原汁原味的古代宗祠建筑。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的社会模式下,传承工作显得困难重重,传统民间文化项目参与人员越来越少。从调查到的情况看,绝大部分项目传承人已年近花甲,年龄最大者为83岁,最小的也达40—50岁。四是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某些行业退出了市场,如削木屐、箍桶、土陶器制作等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五是思想意识滞后,共识尚未形成。部分老艺人对政府的“非遗”保护政策不够了解,传内不传外的思想较为严重。六是保护措施不够健全。